之前介绍过周守儒版“易筋洗髓经”,有十二套功法224图式,但其实流行的版本只有十二势,也即韦陀十二式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易筋经十二式也有很多版本,最为流行当属清代潘霨编撰《内功图说》中的“易筋经十二势”。所谓通行版就指这一版,后世易筋经多根据此改编。国家体育总局版易筋经口诀基本沿袭此版本。
此外还有本衙藏版,严蔚冰认为是官方刊印版本更为权威,并曾请教南怀瑾,得到认可,并得收功法。
今天就通过通行版、本衙藏版以及体育总局版三种版本分析易筋经十二势细节与诀要。
两个版本都没有提起势,是将起势融于第一势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“定心息气,身体立定,
两手如拱,心存静极。”
姿势为两脚并拢站立,两手合十;心法是,定心息气,心存静极。
虽然只有16字,但调身(身体立定,两手如拱)、调息(定心息气)、调心(心存静极)都讲到了。
通行版口诀为:
“立身期正直,环拱手当胸。
气定神皆敛,心澄貌亦恭。”
姿势,唯有手部不同,不是合十,而是两手相叠(环拱)于胸前,大臂小臂和手成弧形。口诀先说动作,后说心法。
心法略有不同:
本衙藏版说:定心息气,是讲心安住于当下,微微呼吸(息气);说心存静极,是讲入静,更强调放松。
通行版说:气定神皆敛,虽也说气平和呼吸自然,但有收敛精神的要求;心澄貌似恭,也类似,虽说心澄净无杂念,但也强调恭敬提神;因此,通行版更强调气定时,精神收敛,提气,有紧的一面。
国家体育版易筋经这一式口诀用通行版,但动作则采取“合掌”。
本衙藏版易筋经第一势有两图,包含合掌后左右两手平开。这与通行版第二势一致。
严蔚冰认为,通行版有误。但是,是不是如此呢?
本衙藏版第二图没有口诀,而通行版有口诀:
“足趾拄地,两手平开,
心平气静,目瞪口呆。”
从通行版口诀来说,也完全符合本衙藏版第二图。而本衙藏版第一图口诀完全没有表达“两手平开”这个动作。因此,将第二图也归为第一势显然不恰当。
我认可通行版,这图应为韦陀献杵第二势。
比较起来,国家体育总局版韦陀献杵第二式口诀同通行版,但动作略显复杂:先两手左右平开掌心向下,又竖掌,显然与口诀不一致。
这一势,本衙藏版没有口诀,但动作与通行版基本一致。
这一势动作为:两手从两侧收回胸前托掌向上,目视两拳,同时脚跟离地;舌抵上腭,咬紧牙齿;然后两掌变拳收回两侧。
通行版这式有两个要点:一是上托:“力周腿胁浑如植,咬紧牙关不放宽”,这是说上托的整体力,腿和腰肋与上托是一体的,不只是两掌上托力;二是收回:“用力还将挟重看”,这是说收回,两脚跟落地,两手变拳落向两侧,犹如胳膊窝里夹着重物,小心不能松,因为一松东西就掉了。
这两个版本都没有提两脚如何站立,体育总局版则采取肩宽开步站立。
这一势两图看起差别不大,但两版口诀差别较大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“单手高举,掌须下覆,
目注两掌,吸气不呼,
身息调匀,用力收回。
左右同之。”
没有讲两腿是并立,还是开脚肩宽站立。
动作为,单手高举,掌心向下;另一只手背后腰;用力收回也存在歧义,是收回手掌还是收回脚,从图看,应为收回手臂。
严蔚冰演示版本则为开步站立,两手握拳上拉下体收回胸前。
此外,本衙藏版讲“目注两掌”,是整体说,右手举看右掌,左手举看左掌。
举掌时,本衙藏版说:“吸气不呼”,和通行版频调息不同。
通行版口诀为:
“只手擎天掌覆头,更从掌内注双眸。
鼻端吸气频调息,用力收回左右腿。”
通行版讲“更从掌内注双眸”更清楚,两眼看掌,头扬起。但说“频调息”应该指托掌状态下,停顿几个呼吸。通行版讲“用力收回左右腿”,是说左右手掌用力收回到左右腿处,不是收回左右腿。
体育总局版改为“用力收回左右眸”这显然错误。
第五势两个功法顺序不同,本衙藏版为:出爪亮翅势,而通行版为倒拽九牛尾势。
先按本衙藏版顺序对比其口诀:
出爪亮翅势:
“掌向上分,足指驻地,
两胁用力,并脚立膀,
鼻息调匀,目观天门,
牙咬,舌抵上腭,十指用力,
腿直,两拳收回,如挟物然。”
本衙藏版动作为:脚跟离地,两掌上举;脚落地,收回两掌。
这与通行版动作差别比较大:
通行版出爪亮翅口诀为:
“挺身兼怒目,推手向当前。
用力收回处,功须七次全。”
通行版是站立,两掌前推,收回,连续七次。
体育总局版沿用通行版“推掌”练法。
第六势本衙藏版为:倒拽九牛尾势,通行版为出爪亮翅势。
按“倒拽九牛尾势”对比其口诀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“小腹运气空松,前跄,后腿伸直,
二目观拳,两膀用力。”
通行版口诀为:
“两腿后伸前屈,小腹运气空松。
用力在于两膀,观拳须注双瞳。”
两则口诀基本一致,都是前腿弓,后腿直,一拳在前,一拳在后,眼看前拳。
比较起来,体育总局版动作收拳动作有点多余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\"单膀用力,夹抱颈项;
自头收回,鼻息调句;
两膝立直,左右同之。\"
通行版口诀为: \" 侧首湾肱,抱顶及颈;
自头收回,弗嫌力猛;
左右相轮,身直气静。\"
两者口诀和图示基本一致,都是站立,一手抱颈项左转(右转),一手背后后腰。
比较起来,体育总局版虽然取通行版口诀,但动作就显得复杂,与口诀不一致。
第八势三盘落地势,两者口诀和动作基本一致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“目注牙呲,舌抵上腭,
睛瞪口裂,两腿分跪,
两手用力抓地,反掌托起,
如托紫金,两腿收直。”
通行版口诀为:
“上腭坚撑舌,张眸葱注牙。
足开蹲似踞,手按猛如拏。
两掌翻齐起,千斛重有加。
瞪眼兼闭口,起立足无斜。”
动作都是,马步站立,两手抓地,然后翻掌托起,两腿站立。
体育总局版也沿用通行版口诀,但实际动作有较大差别。
这一式两者口诀所有区别。
本衙藏版口诀为:
“肩背用力,平掌探出,
至地围收,两目注平。”
通行版口诀为:
“青龙探爪,左从右出;
修士效之,掌平气实;
力周肩背,围收过膝;
两目注平,息调心谧。”
两者动作基本一致:都是站立,身体左(右)转动,右掌平伸左(或相反),然后弯腰按掌,起身收回。
差别在于,本衙版“至地围收”,掌下按到脚;通行版“围收过膝”,掌下按过膝即可。
体育总局版采用了通行版口诀,但动作更为复杂。
卧虎扑食势两者动作口诀基本类似,但配图略有差别,本衙版配图后腿为跪,通行版后腿伸直。
本衙版口诀为:
“膀背十指用力,两足蹲开,
前跪后直,十指拉地,
腰平头仰,胸向前探,
鼻息调匀,左右同之。”
通行版口诀为:
“两足分蹲身似倾,屈伸左右腿相更。
昂头胸作探前势,偃背腰还似砥平。
鼻吸调元均出人,指尖着地赖支撑。
降龙伏虎神仙事,学得真形也卫生。”
两者口诀相比,本衙版更直接,说两手十指撑地,两腿前跪后直,胸前探,腰平头仰。
通行版说曲伸左右腿。但通行版配图更准确。
比较而言,国家体育总局版此式采用了通行版口诀,但动作分解却与口诀不符合,特别是,腰平,前腿跪后腿直。
打躬式两者口诀和配图基本一致。
本衙版口诀为:
“两肘用力,夹抱后脑,
头前用力探出,
牙咬,舌抵上腭,
躬身低头至腿,
两耳掩紧,鼻息调匀。”
通行版口诀为:
“两手齐持脑,垂腰至膝间。
头惟探胯下,口更啮牙关。
掩耳聪教塞,调元气自闲。
舌尖还抵腭,力在肘双弯。”
两者都是两手曲肘抱头掩耳,鞠躬头探,牙咬舌抵上腭,自然呼吸。
通行版更强调头探胯下,是尽量下探。本衙版则说,抵头至腿。
国体版易筋经这一式也是采取通行版口诀,但实际动作要复杂一些。
本衙版叫“工尾势”,口诀为:
“膝直膀伸躬鞠,两手交,
推至地,头昂目注,
鼻息调匀,徐徐收入,
脚根顿地,二十一次。”
通行版叫“掉尾势”,口诀为:
“膝直膀仲,推手至地。
瞪目昂头,凝神壹志。
起而顿足,二十一次。”
虽名称不同,但两者动作一致,配图也基本一致。都是,腿直上身拉伸,两手交叉推按地上,头上抬,目专注。然后脚跟颠足21次。
也有说,起而顿足,21次应为收势。
体育总局版口诀采用通行版,但没有踮脚21次句。另外体育总局版动作也不同,没有头上抬,而是头后瞧。
严蔚冰认为,本衙版十二势包含收势,前面动作十一势十二图(韦陀献杵2势三图),但从实际图示来说,本衙版和通行版都应该是十二势加收势。
本衙收势和通行版收拾口诀大致相同,都包含收拾动作和静坐功。
本衙版收势口诀:
“左右膀伸七次。
盘膝静坐,口心相注,
闭目调息,定静后起。”
通行版收势口诀:
“左右伸肱,以七为志。
更作坐功,盘膝垂眦。
口注于心,息调于鼻。
定静乃起,厥功维备。”
注:也有版本将“踮脚21次”作为收势,和左右膀伸七次一起为动功。
两者收势动功都是,左右膀伸七次。左右膀伸,是指上下拉伸,一上一下拉伸,各7次,类似八段锦调理脾胃单举手。
严蔚冰根据南怀瑾先生所传,将收功动作增加:两掌合十守中,再相叠腹部,松静站立3-5分钟,然后合掌搓手,依次拍打内关、外关、环跳、足三里、三阴交,各七次。
然后还需要盘膝静坐,闭目调息,入静后,缓慢起身,才算完成全部功法。
如在室外练习,条件不具备,可以不练静功。
收势口诀和动作均未被体育总局版采用,体育总局版收势为常见收功法。
体育总局版易筋经收功法
其实本衙版和通行版动作和口诀基本一致,通行版口诀更押韵,本衙版口诀动作表达更具体。两者版本都非常简洁,突出了导引术的特点。与此相此,体育总局版虽然根据通行版改编,但动作过于琐碎,更像武术套数,失去了导引的精义。
卫昌国学
2023年5月
下一篇:最后一页
2023-05-19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2023-05-18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