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宏观
一幅长卷,走进画家笔下清明时节
发布时间:2023-04-05 17:28:20    来源:极目新闻

清明节,又称寒食节,最早可追溯至唐代。古历载,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“寒食”。是日起,家家都要禁用旧火,只吃冷食。

现代王弘力《中国古代风俗百图·唐·内宴冷餐》

南宋时,清明取代了寒食,祭奠逝者、行清扫墓成为重要习俗。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就描绘了一处“王家纸马”铺,店前摆着祭祀用的纸扎楼阁。画面另一角,人马之中有二人抬轿,轿上插着柳条,正是清明戴柳、驱虫辟邪之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

除了祭祀,清明也是人们出游踏青的好时节。唐代画家张萱的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,就描绘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踏青出行的景象。在踏马行进的闲适状态中,古人享受着春日的欢愉。

唐张萱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

清明,人们还喜欢蹴鞠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。在清代焦秉贞的《秋千图》中,蓝衣女子回眸看向身后的同伴,兴奋中略带紧张。周围柳条嫩绿,桃花盛开,一派好春景。

清焦秉贞《秋千图》

近代画家丰子恺以画抒情,曾作《秋千慵困解罗衣》。画中,柳条青青、燕儿双飞,不也正是清明前后的好春光吗?

近代丰子恺《秋千慵困解罗衣》

策划:李方舟董大正

设计:张莉娇

制作:董大正

(来源:光明网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